青平:夯实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三个变式”

思想政治教育网  2022-04-27  611

近日,全国各地正在举办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大力营造共筑网络安全防线的浓厚氛围。迈入新征程,建设网络强国,必须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基础性地位,积极塑造健康的意识形态网络生态,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网络意识形态是现实生活中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信息化表达。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网络安全,凝聚着特定的社会价值观念,在形式上表现为人们内在思想的联结;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意识形态安全,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生成过程易的鲜明特征。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体现了国家网络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的叠加集成,同国家政治安全密切相关。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久久为功,持续夯实优势、培育增量、精准发力。

变“制度优势”为“综合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凝结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和中国发展实际,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显著优势。制度优势本身是一种态势,还需要在执行的过程中转化为体现综合优势的治理效能。化解严峻形势,要在夯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综合优势上下功夫。从主体来看,要推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等多方参与的综合治理机制走深走实,用治理合力织密监管网络,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有人抓”“抓得好”;从方式来看,要综合运用行政监管、法律规定、技术处置和舆论引导等多种方式疏通治理盲区,形成互促互补、及时有效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保障体系。

变“最大变量”为“最大增量”。把握好实事、实际,就能变“最大变量”为“最大增量”。网络时代,万物互联,生生不息。顺之则成,散之则蔽。夯实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要注重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化为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首先,必须要以内容为王,创造紧扣群众需要的网络精神文化产品,用内容聚人心、靠内容促发展。其次,要善于把握大势,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网络意识形态发展的演变规律,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此外,还要加强技术的价值导向,做好信息集成运用转化。技术是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基础保障,技术运用得好,就能化变量为增量、化信息为动力。

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意识形态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解决好人的问题,意识形态工作就有坚强保障。做人的思想工作不能搞广谱适用,要因人而异、因时而新,用“精准滴灌”的理念引导人的思想意识。必须准确把握网络传播的分众化、差异化特点,注重个性化处理,做到一类问题对应一套化解方法、一类主体对应一套教育策略。必须尊重网络环境的独特性,聚焦契合主流价值、适合网络氛围、反映事物本质等要求,积极集成转化出喜闻乐见的网言网语,并加大网言网语的“上网冲浪”力度。必须坚持走网络群众路线,把倾听网民声音、反映网民诉求、回应网民关切、依靠网民力量做实做细,促进人民网信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互联网通达亿万群众,连接党心民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的重大论断,把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摆在极端重要的位置。实现新目标,我们必须持续夯实党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着力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对党和人民事业的保障功能,构建起符合网络强国本质要求的意识形态系统。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青岩)

 


编辑:陈凤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