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作为一名来自高校的省人大代表,四川轻化工大学校长庹先国对报告中提出的“着力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倍感兴奋。
庹先国说,报告对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对接、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等方面进行安排部署,这是四川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之举,也为四川教育界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四川轻化工大学是一所在校生超4.5万余人、占地面积近5000亩、资产超百亿的地方高校。庹先国表示,四川轻化工大学深刻领悟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意义,切实增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使命感、责任感,将继续实施“研学结合、产教融合、特色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科技优势、人才优势,持续为四川高等教育和川南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具体怎么做?庹先国谈了三点思考。
一、教育优先、集聚人才,助力高校创新。这几年,四川轻化工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教育方法上下功夫,实施本科教学质量量化指标考核,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水平持续提高;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超93%,居省属高校前列。
二、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助推区域发展。四川轻化工大学扎根自贡,校地合作不断提质、扩面、增效,在服务制造业及新能源、无人机及通航和新型化工三大千亿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始终与自贡同频共振、同声相应。携手宜宾和泸州,围绕白酒全产业链布局学科专业,学校充分发挥学科学术平台作用,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集成方式,推动宜宾、泸州乃至全省、全国白酒产业发展,有力支撑了宜宾国家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
三、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精准对接。学校与中国酒业协会、五粮液集团共建的“中国白酒学院”,成为全国产教融合示范案例;去年,全国总工会将“中国酒业工匠学院”牌子授予学校,学校将和中国酒业协会一道将其打造成中国酒业系统弘扬“劳动、劳模和工匠精神”的思想传播高地、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创新实践基地等,同时与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舍得酒业等众多知名企业战略合作,通过“揭榜挂帅”和有组织的科研,助力企业技术攻关,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对接。
去年,四川轻化工大学获批成为国家国防科工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庹先国告诉记者,学校将进一步围绕四川战略所向、产业所需,不断优化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对外交流等方面持续突破;在推动优势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方面贡献川轻化智慧;在推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食品轻纺、医药健康等六大优势产业上体现川轻化担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中发挥川轻化更大作用、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