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2025 年全国企业竞争模拟大赛总决赛在西南财经大学落下帷幕。
在这场汇聚全国688所高校、近5万名参赛者的顶级赛事中,
我校管理学院 “若水” 团队脱颖而出,
以赛区第一的优异成绩斩获数智沙盘赛道全国一等奖。
此外,管理学院另有 9 支团队获国家级二等奖、5 支团队获国家级三等奖,
创下我校参与该项赛事以来的历史最佳战绩。
以水为名,刚柔并济铸就冠军之路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这支由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22级学生李青桓、
黄家颖、王英杰组成的团队,
以《道德经》中的智慧为队名,寓意在商业竞争中如流水般灵活应变。队长李青桓介绍,
团队秉持 “静若止水,动若奔浪” 的理念,
在备赛中建立 “训练—复盘—优化” 循环模式,
累计投入 300 多小时训练,通过分析比赛参数、
合理配置资源、聚焦核心市场等策略,
在半决赛关键时刻顶住压力,以赛区第一晋级决赛,并在决赛中实现逆风翻盘。
谈及关键决策,团队成员王英杰表示:“我们前期避免盲目扩张,
将资源集中于中后期,
同时通过大量练习赛总结出‘参数分析—战术定制—精准执行’的方法论,
这是我们制胜的核心。” 指导教师卿俐、
刘楠峰则通过 “理论授课 + 案例研讨 + 模拟实战” 三阶培养模式,
特别是在现金流管理和极端市场环境模拟中给予关键指导,帮助团队突破思维局限。
学院赋能,构建赛教融合新生态

此次佳绩的取得,得益于管理学院近年来,
积极探索和实践新质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推行的 “高级别学科竞赛项目负责人制” 和 “1+1+1+1+N” 组织模式。学院为核心赛事指定专项负责人,统筹资源并优化备赛流程,
同时依托学科竞赛组建学生社团、对接企业资源,
形成 “老生带新生” 的阶梯式训练体系。
正如指导教师刘楠峰所言:“我们通过高压训练和实时复盘,
让学生在动态竞争中掌握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这正是新商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未来将成立商科竞赛协会,推动 “赛教融合”
深度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整合校企资源,
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创新实践平台。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学院实践教学改革的肯定,
更标志着我校在培养具备创新思维与实战能力的商科人才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以赛促学,知行合一育英才 
“备赛时的辛苦付出,都会变成未来决策时的直觉。” 李青桓在分享备赛经验时强调,
团队通过大量复盘和模拟推演,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战能力。
比赛中,团队虽偶有策略分歧,
但始终以数据为依据,通过对比历史练习赛数据优中选优,
确保决策的科学性。谈及比赛对职业规划的影响,
团队成员表示,这段经历让他们对企业战略设计、管理咨询等领域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也提升了在求职市场的竞争力。作为首届获奖团队,
他们已通过经验分享会、基础操作指导和模拟训练赛等方式,
助力学弟学妹备赛,传承 “以赛促学、以学促行” 的精神。
全国企业竞争模拟大赛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认证的重要赛事,
不仅是检验高校商科教育水平的试金石,
更是培养学生战略思维、团队协作与危机应对能力的重要平台。 “若水” 团队的成功,
不仅为学校争得荣誉,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商科人才培养的核心内涵 ——
唯有将理论融于实践,以创新驱动发展,
方能在商业浪潮中稳立潮头。未来,学校将继续以学科竞赛为抓手,
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衔接,
为社会输送更多兼具专业素养与实战能力的行业精英。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文字|康珺 刘雨洲
图源|管理学院
执辑|杨佳雨
值辑|孙文雪
责辑|赵若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