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舷窗隔绝了舱外的气流,我望着海口在云层缝隙中时隐时现。城市边缘的海岸线像一道
褪色的疤痕,割裂了青绿色的海水与深浅交织的城市肌理,飞机穿云而下,那些在高空
看似模糊的街巷、楼宇,正带着湿热的气息,缓缓铺成我即将踏入的、关于海口的真实
注脚。椰树群在低空盘旋时露出模糊的轮廓,像是被揉皱的纸团上戳出的细影。引擎的
轰鸣里,我攥紧座椅扶手,义无反顾地跌进一场炽热的梦境。

湿热,是我对海口的第一印象。作为在内陆成长的孩子,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大海。坐上城市高铁,
窗边风景往后退。椰林晃成绿影,路边随处可见的卖椰子的小摊,变换成各种形状的云朵,全是我
想象里海口该有的样子。出站搭上出租车,司机师傅热情洋溢,滔滔不绝地为我们介绍海口美食。
奇妙的是,海口话竟和福建话有几分相似,我和朋友对视,努力想理解司机的意思,一来二去,
竟也热热闹闹聊了一路。

椰树群在低空盘旋时露出模糊的轮廓,像是被揉皱的纸团上戳出的细影。引擎的轰鸣里,
我攥紧座椅扶手,义无反顾地跌进一场炽热的梦境。

骑楼老街是我们去到的第一站。南洋风味的骑楼连成片,廊柱雕花被海风磨出温润,
七彩的灯笼与栩栩如生的蝴蝶凤凰挂件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有氛围感。踏入老街,
仿佛闯进一场永不散场的南洋生活剧,每缕风里都飘着历史和当下交融的劲儿。拐
进小巷,阿婆摆的蒸篓上,娘惹糕叠成彩色山。椰香红豆糕泛着琥珀光,白绿相间
的斑斓九层糕Q弹可见,百香果冻带有浓郁的热带水果味。买一块咬开,软糯黏住齿
间,椰浆的润、红豆的沙,和骑楼里漏下的阳光,在舌尖织成南洋旧梦

接着,我们奔赴云洞图书馆,正如它的名字一般,浅灰色的“云洞”将蓝天的澄澈、碧海的浩渺、
远处高楼的剪影,统统框成一幅流动的画。恰逢海边日落,天空像被打翻的橘色颜料盘,从浅金
晕染到橙红,缓缓漫向天际。广场上,女孩们放着歌 “让我们一起去橘色海边” ,与这场景如
此适配。大家纷纷举起手机,试图把这抹醉人的橘、轻柔的风,还有云洞框住的黄昏,
永远定格在镜头里。

夜幕降临,我们来到了观海台,钟楼亮起暖黄色的灯光,凉爽的晚风
似乎吹走了白日的湿热,令人十分舒爽。脱下鞋子,踩入海水中,一
阵一阵的浪花打湿裙摆,内心却只觉自由。忽而一阵惊呼,原来是有
人在放烟花,绚烂火花在海天之间乍现,把这夜衬得愈发浪漫。我在
沙滩上写下自己心愿与祝福,海浪袭来,把我的文字带去了大海。当
人置身于森林的葱郁、大海的浩瀚这类宽广自然间,自由的感觉才会
挣脱束缚,漫上心尖。

返程的飞机轰鸣着穿破厚重云层,舷窗外,海口的蓝正如初见般肆意蔓延,
恍惚间,仿佛又回到观海台的黄昏,咸涩的海风卷着“让我们一起去橘色
海边”的歌声,浪花漫过脚踝的凉意与天空由金渐橙的暮色一同漫上心头。
在海口,每一场日落都不是终点,而是这座城市写给旅人永不褪色的情书。
往后无数个平凡的日子里,只要闭上眼,那片摇曳的椰林、那座亮着暖光
的钟楼,还有那场永不落幕的日落,都会在心底轻轻摇晃,泛起温柔的涟漪。
编 辑|冯 磊
主 编|张莹莹
责 编|王嘉怡
初 审|邹 祺
终 审|田怡然

